螺桿泵采油的發展及應用
一螺桿泵采油的發展史
螺桿泵采油是一種新型的機械采油方式,但其核心技術——螺桿泵已歷經百年的發展。
△20世紀20年代中期法國人勒內·莫依諾發明設計出螺桿泵,起初用于工業領域泵送粘稠液體 1970年首次被用于開采高含砂稠油。
80年代初,螺桿泵被用于石油行業,作為一種代替常規舉升工藝的替代技術推向市場。
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地面驅動抽油桿傳動螺桿泵,井下電機驅動螺桿泵在國外和海上油田使用數量逐漸增多。
我國螺桿泵采油發展歷史 我國從 80 年代中期將螺桿泵引入到油田生產當中。
1986年大慶油田從加拿大Griffin公司引進螺桿泵,并在油田試用。
△大慶采油六廠螺桿泵采油
1989年在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先后進行了電動潛油泵采油技術實驗。1998年遼河油田成功將ESPCP系統投入生產試運行。
目前,螺桿泵采油工藝已成為繼油梁式抽油機和潛油離心泵后人工舉升的主力方式,并已在我國的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冀東油田等各大油田都有一定規模的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大慶油田截止2005年年底,大慶油田推廣螺桿泵采油技術,用井總數超過3000口,系統效率提高了10.1%,節電27.9%。
遼河油田遼河油田錦州采油廠先后有數百口井使用螺桿泵采油技術,其中包括井下驅動螺桿泵技術。
冀東油田冀東油田高104-5區塊使用螺桿泵53井次,累計產油5.4萬噸。
△安裝螺桿泵井口
勝利油田勝利油田借助螺桿采油技術使100多口停產井恢復了正常生產。
二螺桿泵采油發展趨勢
1. 生產中常見問題
雖然螺桿泵采油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大油田中,但是與傳統機采方式相比,由于螺桿泵設備穩定性、可靠性等問題的存在,目前螺桿泵在應用中還存在著以下問題,需要今后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
(1)抽油桿、油管斷脫或脫扣
(2)工作參數設置不當
(3)螺桿泵定子脫落、螺桿泵定子磨損嚴重、螺桿泵定子溶脹
△轉子磨損
△定子老化
(4)油管結蠟嚴重
為了改善上述問題,目前已有許多商家研發了新型螺桿泵,包括等壁厚定子螺桿泵,金屬定子螺桿泵,合成材料螺桿泵,空心轉子螺桿泵,插入式螺桿泵和多吸入口螺桿泵等。
一種全金屬采油螺桿泵,這種泵容易控制,工況溫度可達350℃,高低粘度都適合,低汽蝕余量。
△全金屬螺桿泵是一種理想的稠油熱采人工舉升方式
△等壁厚螺桿泵克服了傳統馬達定子的不足,提高了單螺桿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 貝克休斯研究出的新型螺桿泵橡膠LT4000可以適應148℃, API度40、40%的含氣量的條件。
“CENesis Curve ”超大曲率柔性電潛泵系統,是業界唯一能安全通過狗腿度超過10°,最高狗腿25°/30米的電潛泵系統。
無論是常規或非常規油氣的開采都離不開人工舉升設備。在當前低油價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采油效率、降低開采成本是各大公司面臨的共同難題。螺桿泵采油作為一種高效、穩定、低成本的舉升技術,已經被各大油田認可。但是隨著油井深度不斷增加,排量不斷增加,螺桿泵采油技術的局限性將會愈發明顯,如何進一步提升其適用性,是未來螺桿泵采油技術不斷努力的方向。